2019-12-3
胡小石(1888-1962)名光炜,号情尹、夏庐,晚号沙公、子夏等。原籍浙江嘉兴,生长在南京。近代颇有影响的学者、诗人。属于学院派的书法家,因为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高等学府做教授,知识渊博,手眼俱高。书法初学颜真卿,写得板滞。经老师李瑞清指点,很快改学北碑,从《郑文公碑》及《张黑女墓志》临习最久。又写《流沙坠简》墨迹影印本,得汉代八分、章草及行草书真相,品格高古,不同时俗。此后广收博取,历代大家都有涉猎,尤其对米南宫“刷字”的痛快十分神往。但胡小石不习唐人书,以为其时大家结体虽佳,也只是齐整而已,不若前代书法之大气并富有天趣。这或者与康有为的某些说法相似,但胡小石不是卑唐论者。
总起来说,胡小石成熟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,用笔以碑体的方笔为主,沉著、厚实、老硬,但又加进了米南宫的“刷字”法,故沉雄之中,又有豪迈之气。结体布局,不拘一格。字的中宫紧收,但主笔画能放则放,神纵、荡漾,颇得小王与黄山谷书的神趣。这实际又是吸取了帖的优势,使他的碑体书法没有死板呆滞之嫌。
胡小石1906年9月考取两江师范学堂预科,翌年2月插班入农学博物分类科。一次,学堂监督李瑞清(号梅庵,又号“清道人”)亲自出题测试,题目撷自《仪礼》。胡小石父亲胡季石出于清末著名学者刘熙载门下,家学甚厚,胡小石五岁即读《尔雅》,对张惠言的《仪礼图》也研学多遍,因此胸有成竹,一挥而就。梅庵先生发现学农博的学生中居然有一弱冠少年能作有关《仪式》的文章,大喜过望,青睐有加,并亲自在课余授其传统国学。
胡小石一生敬仰梅庵先生,每年逢梅庵先生忌日,必定素食;至清明节必亲赴牛首山扫墓。抗战后几经战乱,李墓竟无迹可寻。解放后,胡小石曾让学生 侯镜昶 代为寻访,但遍访未果。直至70年代末,侯教授才找到 李瑞清 墓园,益撰文“清道人其人其墓”,记述李瑞清的生平、成就及他与胡小石之间绵长的师长情谊。
胡小石是金陵书坛的泰斗,他在授课时的板书,也十分讲究用笔、结构、布白,点划撇捺,遒劲高古,人称“一绝”。学生一边听讲,一边欣赏着先生高超的书法艺术。1961年5月作校庆学术报告时,胡小石先生示意要更换板书。有位同学上前帮忙擦黑板,突然台下响起一片“不!不要擦!”的喊声,一时间使那位学生手持黑板擦楞在台上,惘然不知所措。原来前来听讲的师生实在不忍擦去如此精妙的板书。胡小石先生见此情景,不禁莞尔一笑。
(编辑:帧雨)
授权专线0571-28800232(售前热线) |
在线授权在线授权法律声明 服务与支持 |
字体安装字体格式字体安装 常见问题 |
关于我们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|
关注我们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权举报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© 2007-2024 杭州贤书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浙ICP备14029513号-4 / 公安备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