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6-23
潘伯鹰(1904年—1966年),原名式,字伯鹰,后以字行,号凫公、有发翁、却曲翁,别署孤云,安徽怀宁人,现代书法家、诗人、小说家。著小说《人海微澜》、《隐刑》、《强魂》、《雅莹》、《残羽》和《蹇安五记》。论著有《书法杂论》、《中国的书法》、《中国书法简论》。作品出版有《潘伯鹰行草墨迹》等。潘伯鹰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。坊间论及潘书,多言他是“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”。
潘伯鹰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。其正书大楷则显露出了他关于碑帖并行的书学主张,擘窠大字偶有露锋者,仍显古拙质朴,雄浑有北碑风貌。潘伯鹰曾有诗自言:“我曾祖习《龙藏寺》,因识河南所结字”(《奉赠沈参议》),正是由于他长期浸淫魏隋碑书,而生发联系到褚字放大了王右军书中隶味的特点,以致于后来长期宗褚,曾苦临过褚遂良早期的《伊阙佛龛碑》及《孟法师碑》。当然,对于褚遂良的书法,潘伯鹰只是通过临习而达到从字中领悟其内在功力的效果,并非流于表面书势和体态的模仿,故而能入更能出,诚如谢稚柳评价的那样:“师法河南,取其绰约,而舍其妩媚”。
其实,潘伯鹰作为文坛的多面手,一直强调学书既要勤练而非勤言,更强调书法要求“字外精神”,这些说法大多见于他的《中国的书法》和《中国书法简论》两种著作中,早已被好书、识书者奉为圭臬。而其旧体诗造诣更深,颇得唐宋之人风神,深为诸名家所激赏。潘诗最为可观之处是其能将经历之盛毕现于诗中,悲悯之心尤其深重,观人于微、观物于屑、观世于细,故能成就其体。
潘伯鹰书法涉猎面广,尤得力于王羲之、褚遂良、赵孟頫。擅楷书、行草,有自己风貌。用笔刚毅凝重,妙在巧拙互用。小楷亦有清婉宏宽气。书学主张正草并进,碑帖兼学,以为这样可以相互得到补益,而最高境地当于字外求之。其生平艺事,有人加以评次,为一书法,二诗,三文,四小说,五鉴赏。论著有《书法杂论》、《中国的书法》、《中国书法简论》,作品出版有《潘伯鹰行草墨迹》等。
(编辑:帧雨)
授权专线0571-28800232(售前热线) |
在线授权在线授权法律声明 服务与支持 |
字体安装字体格式字体安装 常见问题 |
关于我们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|
关注我们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权举报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© 2007-2024 杭州贤书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浙ICP备14029513号-4 / 公安备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66